Linux 服务器用着用着,突然就变慢了,查负载发现高得吓人,再看内存占用也快满了,这俩到底啥关系?是内存满了导致负载高,还是负载高让内存不够用?好多新手搞不懂这俩的关联,遇到问题瞎调参数,结果越调越乱。今天就好好分析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,还有遇到问题该咋办,一起往下看吧!
一、先弄明白:负载和内存占用,到底是啥意思?
1. 负载高,是不是就等于内存不够用?
负载高其实是说服务器忙不过来,有很多任务在排队;内存占用高是说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快满了。这俩有关系,但不是一回事。
比如,服务器正在处理大量计算任务,CPU 忙得团团转,这时候负载会很高,但内存可能还很空;反过来,内存被大量文件占满,新任务没地方存,也会让负载升高。所以啊,有时候它们是 “互相影响”,有时候又是 “各自出问题”。
2. 为啥非得关注这俩?不管会咋样?
要是不管它们,轻的话服务器卡顿,响应变慢;重的话程序崩溃,数据丢失。小编见过一个数据库服务器,内存满了没管,结果负载飙升到几十,最后数据库直接挂了,恢复数据花了好几天,损失可不小。
二、场景分析:哪些情况会让它俩 “互相添乱”?
1. 内存不够用,逼着负载变高
内存就像服务器的 “工作台”,工作台满了,新任务就得等着,负载自然就上去了。
- 程序内存泄漏:有些程序写得不好,运行时间越长占内存越多,最后把内存占满,新任务进不来,负载越来越高;
- 缓存太多没清理:Linux 会把常用文件放内存里当缓存,虽然能加快速度,但缓存太多也会占满内存,这时候可以用 “sync; echo 3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” 命令清理缓存,能临时腾出空间。
小编上次遇到个服务器,缓存占了 80% 的内存,清理完之后,负载从 5 降到 1,快得很。
2. 负载太高,反过来拖垮内存
负载高的时候,服务器会拼命创建新进程,每个进程都要占点内存,时间长了内存就被耗尽了。
比如,网站突然来了一万个访问请求,服务器会创建一万个进程来处理,每个进程占 1M 内存,就得多用 10G 内存,内存不够的话,就会用硬盘当虚拟内存,速度慢不说,还会让负载更高,形成恶性循环。
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可以临时关掉一些非必要的服务,减少进程数量,给内存腾地方。
三、怎么查看它俩的状态?简单命令就能搞定
1. 查负载,用这两个命令
- “uptime”:输入后能看到 1 分钟、5 分钟、15 分钟的平均负载,比如 “load average: 2.50, 3.00, 2.80”,数字越小越好;
- “w”:这个命令不光能看负载,还能看到当前有多少用户在连接,有没有异常登录。
2. 查内存占用,“free” 命令最常用
输入 “free -h”,能看到总内存、已用内存、空闲内存、缓存内存。重点看 “available”(可用内存),这个数字要是小于总内存的 20%,就得注意了。
小编习惯把这两个命令结合起来看,先看负载高不高,再看内存够不够,这样能快速找到问题在哪。
四、解决方案:遇到关联问题,该怎么下手?
1. 内存导致负载高,这么解决
- 找出占内存高的程序:用 “top” 命令,按 “M” 排序,看看哪个程序排第一,没用的就杀掉;
- 给服务器加内存:要是经常内存不够,说明配置跟不上了,加内存是最根本的办法,虽然要花钱,但比出问题强。
2. 负载高拖垮内存,试试这招
- 限制进程数量:用 “ulimit” 命令设置单个用户能创建的最大进程数,防止进程泛滥;
- 优化程序:让开发人员改改程序,别一下子创建那么多进程,比如用线程池复用进程,能省不少内存。
要是不这么做,服务器可能会进入 “瘫痪状态”,重启都费劲,到时候损失就大了。
五、常见误区:新手容易弄错的地方
1. 以为内存占用高就一定有问题
Linux 和 Windows 不一样,它会尽量用内存当缓存,所以内存占用高不一定是坏事,只要 “available” 还有不少,就不用管。小编见过有人一看内存占用 90% 就慌了,其实缓存占了大半,清理一下就好了,白折腾半天。
2. 只看负载或只看内存,顾此失彼
负载高的时候,不光要看 CPU,还得看内存;内存满的时候,也得看看负载是不是正常。只看一个很容易误诊,比如负载高可能是 CPU 的问题,也可能是内存的问题,得结合着看。
小编觉得,理解 Linux 服务器负载和内存占用的关联,关键是别把它们当成孤立的问题。平时多留意它们的变化,遇到问题先分析是哪方先出的问题,再下手解决,比瞎调参数强多了。其实啊,只要养成定期查看的习惯,大部分问题都能提前预防,服务器也能跑得更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