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宽带时看到 “10Gbps” 的宣传,心里直犯嘀咕:这到底有多快?换算成 MB/s 是多少?下载一部 10GB 的电影要多久?家里的老路由器能不能扛住?做电商的老王更纠结,服务器选了 10Gbps 带宽,却不知道实际传数据能到多少,怕买亏了。其实啊,10Gbps 看着数字大,换算成常用的 MB/s 得讲究方法,而且家庭和服务器场景下的实际速度差不少。今天就用大白话说说 10Gbps 等于多少 MB/s,附实测数据和速度对比,新手看完心里能有谱,一起往下看吧!
基础问题:10Gbps 和 MB/s,到底啥关系?
其实啊,Gbps 和 MB/s 都是表示速度的单位,但一个是 “比特每秒”,一个是 “字节每秒”,就像米和厘米,看着像,换算得乘倍数。
1 字节等于 8 比特,所以换算公式很简单:
10Gbps ÷ 8 = 1.25GB/s,再换算成 MB/s(1GB=1024MB),就是1.25×1024 = 1280MB/s。
小编之前也搞混过,以为 10Gbps 就是 10GB/s,后来才明白差了 8 倍。老王说:“难怪总觉得速度不对,原来单位换算错了,白高兴一场。”
那为啥要除以 8?因为电脑存数据用的是字节(Byte),而网络传输用的是比特(bit),就像你买水果,商家按 “个” 卖,你回家按 “斤” 称,得有个转换比例。
场景问题:家庭宽带用 10Gbps,实际能到多少?
理论上 10Gbps 是 1280MB/s,但家庭用的时候,能跑到一半就不错了,小编测了邻居家的 10Gbps 宽带,发现这几个因素最影响速度:
(1)路由器和网线拖后腿
- 路由器得支持 “10Gbps 有线接口”,普通千兆路由器(最高 1Gbps)根本跑不动,邻居换了个千元路由器才达标;
- 网线得用六类线(CAT6)或以上,超五类线(CAT5e)最多跑 1Gbps,小编用超五类线测,速度卡在 900MB/s 就上不去了。
(2)手机电脑跟不上
- 多数手机的 WiFi 模块最高支持 5Gbps,就算连有线,Type-C 接口也可能限速度,邻居的新手机连 WiFi,最多跑到 600MB/s;
- 老电脑的网卡是千兆的(1Gbps),插 10Gbps 宽带也白搭,得换万兆网卡才行。
邻居家实测最高到 850MB/s,他说 “虽然没到 1280MB/s,但比之前的 1Gbps 快太多,下载电影秒完”。
场景问题:服务器用 10Gbps,速度为啥比家庭稳?
老王的电商服务器用的 10Gbps 带宽,实测能跑到 1100-1200MB/s,接近理论值,主要是这两个原因:
(1)设备都是 “万兆级”
- 服务器网卡、交换机、网线全是万兆规格,没瓶颈,老王说 “光网线就比家庭用的粗一倍,带金属屏蔽层”;
- 机房环境稳定,温度、电压都控制得好,不像家庭用电不稳定,影响速度。
(2)专线宽带,没共享
家庭宽带是 “共享带宽”,高峰期大家一起用会变慢;服务器用的 “专线”,带宽单独分配,老王的服务器凌晨和下午测速度,差不超过 50MB/s。
他算过一笔账:用 10Gbps 传 100GB 数据,只要 1 分多钟,以前用 1Gbps 得 10 分钟,效率高多了。
速度对比表:10Gbps 和常见带宽,差多少?
小编算了下不同带宽下载 10GB 电影的时间,差距真挺大:
带宽 | 理论速度(MB/s) | 实际速度(家庭场景) | 下载 10GB 电影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100Mbps | 12.5 | 8-10 | 17-20 分钟 |
1Gbps | 125 | 80-100 | 1.5-2 分钟 |
10Gbps | 1280 | 600-900 | 10-15 秒 |
老王说 “看这表就知道,服务器用 10Gbps 多值,处理订单数据快得很”。邻居则说 “家庭用 1Gbps 其实够了,10Gbps 有点浪费”。
解决方案:想让 10Gbps 跑满,这 3 件事得做好
(1)家庭用户:先升级关键设备
- 路由器选带 “10G WAN 口” 的,预算够就上 WiFi 6E,邻居用的某品牌 AX90,效果不错;
- 网线换六类线,接头买带金属屏蔽的,小编帮邻居换线后,速度提升了 200MB/s;
- 电脑装万兆网卡(PCI-E 接口),笔记本用 USB 3.2 转万兆网卡,几十块钱就能搞定。
(2)服务器用户:注意带宽和硬件匹配
- 别只看带宽,选 “上下行对称” 的(比如 10Gbps 上行 + 10Gbps 下行),老王之前用不对称的,传数据总卡;
- 硬盘用 SSD,别用机械硬盘,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跟不上 10Gbps,会成新瓶颈。
(3)测速度用对工具
别信宽带运营商的测速页面,用 “Speedtest” 官网或 “iPerf” 工具测,更准。小编测的时候发现,运营商页面显示 “10Gbps”,实际用 Speedtest 测只有 8Gbps,原来是页面虚标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坑:这 3 个错,邻居和老王都犯过
(1)把 “10Gbps” 当 “10GB/s”,预期太高
邻居一开始以为 10Gbps 下载电影 “眨眼就完”,实际用了 10 秒,就觉得被骗了。其实 1280MB/s 已经很快了,10 秒下完 10GB,够快了。
(2)忽略 “共享带宽” 的坑
家庭 10Gbps 宽带,晚上 8 点高峰期可能降到 500MB/s,邻居一开始总投诉,后来才明白 “共享” 的意思,非高峰期用才爽。
(3)服务器带宽买大了,浪费钱
老王一开始觉得 “带宽越大越好”,买了 10Gbps,后来发现日常只用 3-4Gbps,多花了不少钱。其实按实际需求买,不够再升级更划算。
至于为什么不同品牌的路由器,在同样带宽下速度有差异,具体的芯片性能影响有多大,小编其实也说不太清,可能得问做网络设备的朋友才行。
小编的心里话
10Gbps 换算成 MB/s 是 1280MB/s,理论上很快,但家庭用受设备限制,实际能到 600-900MB/s 就不错了;服务器用更接近理论值,适合有大量数据传输的场景。普通家庭如果只是看视频、刷网页,1Gbps 足够,没必要追 10Gbps;做电商、直播的,10Gbps 能显著提升效率,值回票价。选带宽就像买衣服,合身最重要,别盲目追大尺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