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网站在线咨询时,用户问 “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”,客服回 “建议完善相关检查,排除支原体感染”,用户一看就懵了,聊两句就走了;想知道医疗网站在线咨询话术优化技巧,让用户愿意继续聊 —— 这是不是让你特别着急?其实医疗咨询话术不用太专业,改得通俗易懂又贴心,用户就愿意多说几句。今天小编就把实用技巧拆解开,一起往下看吧!
先给大家看个表格,优化前后的话术对比,差别真挺明显:
话术类型 | 优化前(用户易离开) | 优化后(用户愿继续聊) |
---|---|---|
开场白 | “您好,请问有什么医疗问题?” | “看到您问孩子咳嗽,是最近咳了很久吗?” |
回应症状 | “建议进行胸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测” | “孩子咳的时候有痰吗?白天咳得厉害还是晚上?” |
安抚担忧 | “病情需要进一步观察” | “别太担心,先说说具体情况,我帮您分析下” |
技巧一:开场白 “接话茬”,别让用户觉得在 “对暗号”
用户来咨询,一般会先说自己的问题,比如 “老人高血压最近总头晕”。这时候别回 “有什么可以帮您”,要接着用户的话聊,比如 “老人高血压多久了?头晕是一阵一阵的吗?”—— 这样用户会觉得 “你在认真听我说话”,愿意继续说。
之前有个儿科咨询,用户说 “孩子发烧 38 度”,优化前回 “体温超过 38.5 度需药物干预”,用户没再回;优化后回 “孩子发烧多久了?有没有咳嗽、流鼻涕呀?”,用户马上就说了更多症状。小编觉得,开场白能接住用户的话,咨询就能顺畅一半。
技巧二:把 “专业词” 换成 “大白话”,用户听得懂才愿意聊
医疗咨询最忌讳满嘴专业术语。用户问 “膝盖疼是不是关节炎”,别说 “不排除退行性骨关节病可能”,换成 “膝盖疼是不是上下楼梯时更明显?有没有肿过呀?”—— 用日常能感知的情况代替专业词,用户才接得住话。
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能完全丢了专业性。比如用户问 “需要吃药吗”,可以说 “现在还不好确定,得先知道疼了多久、有没有受过伤,才能给建议,对吧?” 既通俗又体现严谨。
有朋友会问:“哪些词算专业词呀?” 像 “电解质紊乱”“窦性心律不齐” 都算,可以换成 “缺盐缺水”“心跳有点快但不算大问题”。
技巧三:回应 “担忧” 比 “给结论” 更重要,用户更愿意聊
用户来咨询,大多带着担心。比如用户说 “我妈血糖有点高,会不会得糖尿病”,别直接回 “空腹血糖超过 7.0mmol/L 需警惕”,可以说 “先别太担心,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。平时她爱吃甜食吗?最近有没有测过空腹血糖呀?”—— 先安抚,再问细节,用户才愿意多说。
小编之前帮社区医院优化话术,把 “需警惕” 改成 “先别担心”,用户平均对话时长从 2 句变成了 5 句,或许能提升后续就诊意愿。毕竟用户心里不慌了,才听得进建议,对吧?
技巧四:结束时留 “下次咨询的口子”,用户可能再来
聊完后别只说 “有问题再咨询”,可以说 “要是明天孩子咳嗽没好转,随时可以再告诉我具体情况”;用户问完老人血压问题,就说 “下次可以说说她最近吃的降压药,能帮您看看要不要调整吃法”—— 给个具体的 “下次咨询点”,用户觉得 “你还会关心后续”,可能真的会再来。
不过具体哪种话术对老年用户最有效,比如要不要用更慢的语速、更多的安抚词,还需要更多案例研究,这也是小编接下来想了解的。
小编觉得,医疗网站在线咨询话术优化技巧,核心就是 “把专业变通俗、把生硬变贴心”。不用追求说得多专业,能让用户听懂、愿意说、不紧张,比什么都重要。毕竟用户来咨询,是想解决担心,不是来听医学课的。按这些技巧改,用户愿意多聊两句,慢慢就会更信任,后续不管是进一步咨询还是就诊,都会顺很多。希望这些能帮到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