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买了 42U 服务器机柜,却总担心内部空间不够用?设备塞进去了,线却没地方走?好不容易摆好,又发现散热不好?其实这些问题,大多是没搞懂机柜的内部尺寸规格造成的。今天小编就来详细说说 42U 服务器机柜的内部尺寸,还有哪些细节得注意,新手看完就知道该怎么利用空间了,一起往下看吧!
先搞懂:42U 到底有多高?内部高度是关键
咱们常说的 42U,指的是机柜的内部高度,1U 等于 4.445 厘米,42U 算下来就是 42×4.445≈186.69 厘米,差不多 1.87 米高。这个高度能放多少设备呢?一般来说,普通服务器是 1-2U,交换机是 1-2U,这样算下来,42U 大概能放 15-20 台设备,具体还得看设备的厚度。
小编见过有人把 42U 机柜塞得满满当当,连 1U 的空隙都不留,结果散热差得要命,设备总死机。所以啊,就算高度够,也得留 2-3U 的空隙,让空气能流通。
内部宽和深:这两个尺寸决定 “能不能装”
机柜的内部宽度和深度,比高度更影响使用,2025 年常见的 42U 机柜内部宽深规格有这些:
内部宽度(毫米) | 内部深度(毫米) | 能装下的设备举例 | 适合的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600 | 800 | 小型服务器、普通交换机 | 办公室小机房 |
600 | 1000 | 标准服务器、带少量扩展的设备 | 企业机房 |
800 | 1200 | 大型服务器、存储设备、多线设备 | 数据中心、需要大量布线的 |
为啥宽度有 600 和 800 毫米的区别?600 毫米是最常见的,能装下绝大多数标准设备;800 毫米的更宽,适合那些带很多接口、需要走大量线缆的设备,比如存储服务器。小编之前在一个数据中心看到,他们用的都是 800 毫米宽的,里面的线捆得整整齐齐,不像窄机柜那样乱糟糟的。
深度方面,800 毫米的适合设备比较短的,比如普通的塔式服务器;1000 毫米以上的,才能放下带长扩展卡的服务器。有个朋友买了 800 毫米深的机柜,结果服务器带了块长显卡,显卡尾巴都露在机柜外面,看着就危险。
内部细节:这些地方没注意,装完就后悔
- 立柱间距:机柜内部两侧有立柱,用来固定设备,间距一般比内部宽度小 50-100 毫米。比如内部宽 600 毫米,立柱间距可能是 550 毫米,设备的宽度不能超过这个数,不然固定不了。小编见过有人买的设备宽 580 毫米,立柱间距 550 毫米,最后只好用扎带绑着,特别不稳。
- 前后门空间:前面板到前门、后面板到后门,都得留至少 100 毫米的空间,不然门打不开,或者影响散热。有个客户把设备塞得太靠前,前门都关不上,只好敞着用,灰尘全进去了。
- 顶部和底部:顶部一般有风扇位,底部有进线孔,别把设备装得太靠上或太靠下,挡住这些地方。尤其是底部,线缆都是从这进的,留够空间才能把线理整齐。
新手常见误区:这 3 个错别犯
- 只看外部尺寸:以为机柜外部宽 600 毫米,内部也能放 600 毫米的设备,其实机柜外壳有厚度,内部肯定比外部窄,一般窄 50-100 毫米。
- 忽略设备突出部分:有些服务器前面有按钮、后面有接口,这些都会突出一点,算尺寸的时候得加上,不然可能装不下。比如服务器本身深 700 毫米,后面接口突出 50 毫米,那机柜深度至少得 750 毫米。
- 忘了留散热空间:设备运行时会发热,相邻设备之间最好留 5-10 毫米的空隙,别紧紧挨在一起。小编之前见过把设备堆得密密麻麻的,夏天的时候,中间的设备烫得能煎鸡蛋。
小编的一点心得
42U 服务器机柜的内部尺寸,核心就是 “宽够放、深够长、高留缝”。买之前,最好把所有设备的尺寸(长、宽、高,包括突出部分)都列出来,对着机柜的内部尺寸表一个个比对。要是拿不准,就选深度 1000 毫米、宽度 600 毫米的,这个规格兼容性最好,大多数设备都能装。
另外,买机柜的时候,问问厂家有没有内部尺寸图,比光看参数直观多了。安装的时候别急,先摆个大概位置,看看线能不能走,门能不能关,再固定设备,这样能避免很多麻烦。希望这些能帮到你,让你的 42U 机柜用得顺顺当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