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采购服务器时,拿到报价单是不是头都大了?上面一堆字母数字,CPU、内存、硬盘啥的,到底哪些是必须有的?少看一个参数,会不会买回去用着不对劲?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,报价单上那些硬件参数,一个都不能少的是啥,看完你就心里有数了。
CPU 参数:服务器的 “大脑” 得看清楚
CPU 就像服务器的大脑,处理数据全靠它。报价单上必须写清楚这俩:核心数和主频。核心数多,能同时干的活就多,比如公司同时有几十个人用系统,核心数少了就容易卡。主频呢,就是大脑转得快不快,主频高,单个任务处理得就麻利。
你想啊,要是报价单上只写 “高性能 CPU”,没写具体核心数和主频,那可不行 —— 这就跟买手机只说 “内存大”,没说 64G 还是 512G 一样坑。我之前帮朋友看单子,就见过把 “4 核 CPU” 写成 “多核处理器” 的,不较真根本发现不了。
另外,是不是支持 “扩展” 也得看。有些公司刚开始人少,用 4 核够了,后来规模大了,想换成 8 核,这时候 CPU 能不能扩展就很关键。报价单上要是写着 “可升级至 16 核”,那以后就省事多了。
内存参数:别只看大小,类型也很重要
内存就像服务器的 “临时工作台”,数据处理时临时放这。报价单上得有容量和类型。容量好理解,8G、16G、32G,越大能同时处理的东西越多。但类型也不能忽略,现在常见的是 DDR4 和 DDR5,DDR5 比 DDR4 快不少,价格也稍贵点。
说实话,内存这块我建议别太抠门。之前有个客户,为了省点钱,买了刚好够用的内存,结果半年后业务一扩,服务器天天提示内存不足,又得花钱加,算下来比一开始买大的还贵。所以报价单上要是没写内存类型,记得问一句 “是 DDR4 还是 DDR5 啊”。
还有 “插槽数量”,这决定了以后能不能加内存。比如报价单写着 “16G 内存(2 个插槽,已用 1 个)”,意思就是以后还能再加一根 16G 的,这点对想长期用的企业很重要。
硬盘参数:存东西的地方,得看这三点
硬盘是存东西的地方,报价单上至少得有容量、类型、转速(机械硬盘才需要看转速)。容量不用多说,1T、2T 这些,根据公司要存多少文件算。类型分机械硬盘(HDD)和固态硬盘(SSD),SSD 快但贵,HDD 慢点但便宜,看你需求。
你想啊,要是公司经常要调阅大文件,比如设计公司的图纸、视频公司的素材,SSD 肯定更合适,打开速度能差好几倍。但要是存些不常用的档案,HDD 就行,能省点钱。
对了,硬盘还有个 “接口类型”,SATA 和 NVMe 差别挺大,NVMe 的速度比 SATA 快得多,报价单上要是写着 “500G 硬盘” 没说接口,最好问清楚 —— 别花了 SSD 的钱,拿到的是 SATA 接口的,那可亏了。
电源参数:不起眼但关键的 “心脏”
电源这东西,看着不起眼,其实是服务器的心脏,给整机供电的。报价单上得有功率和是否 “冗余”。功率不够,服务器跑起来容易死机;冗余就是有没有备用电源,比如 “1+1 冗余”,意思是一个坏了另一个能顶上,不用停机。
之前有个朋友公司,买服务器时没看电源功率,结果夏天开空调、开服务器,总跳闸,后来才发现电源功率和机房电路不匹配。所以报价单上的功率数,最好跟公司电工确认下,能不能用。
冗余电源对不能停机的企业特别重要,比如医院、电商平台,要是服务器突然断电,损失可就大了。所以报价单上要是没提冗余,问问 “能不能加个备用电源”,花不了多少钱,能省很多麻烦。
网卡参数:联网快慢的关键
网卡是服务器联网的部件,报价单上得看接口数量和速度。速度现在常见的是 1000M(千兆)和 10000M(万兆),万兆更快,适合需要频繁传大文件的公司。接口数量多,能连不同的网络,比如一个连内网,一个连外网,更安全。
举个例子,电商公司搞活动时,访问量特别大,万兆网卡能让服务器和网络之间更顺畅,不容易卡。要是公司就几个人用,千兆也够用。所以报价单上的网卡参数,得结合公司的网络需求看,别盲目追求快。
其实现在很多服务器厂商会在报价单里藏点 “小技巧”,比如把 CPU 型号写得模糊,只说 “8 核处理器” 不说具体型号,这时候多问一句 “是哪一代的呀”,往往能避开不少坑。毕竟硬件参数写得越细,说明厂商越靠谱,你买着也越放心不是?